我院胸外科成功实施首例胸腔镜微创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
发布日期: 2025-03-28 作者: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
近日,我院胸外科团队为一名食管平滑肌瘤患者成功实施胸腔镜下黏膜外肿瘤切除术。该手术系我院首次通过纯腔镜微创技术完成的食管平滑肌瘤切除病例,标志着胸外科在食管良性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为66岁男性,一年前外院CT检查发现主动脉弓下方结节灶。经定期随访观察发现病灶呈缓慢增大趋势,遂至我院胸外科刘洪涛主任专家门诊就诊。结合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刘洪涛主任初步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入院后完善食管钡餐造影、超声胃镜及胸部增强CT等检查,明确病变位于食管中上段,直径约3cm,符合手术指征。
针对该病例特点,胸外科团队进行了多学科讨论。考虑到肿瘤位置邻近主动脉弓且体积较大,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团队最终决定采用胸腔镜微创技术。术中经右侧胸腔入路,在精细解剖层次间完整剥离肿瘤,全程保持食管黏膜完整性。术后病理证实为食管平滑肌瘤,术后造影显示食管通畅无渗漏,患者经循序渐进的饮食过渡后康复出院。

据刘洪涛主任介绍,食管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约占食管良性病变的70%。这类肿瘤起源于食管肌层,生长缓慢且多数无症状,但随体积增大可能出现吞咽梗阻感、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根据《中国食管良性肿瘤诊治专家共识》,对于直径>2cm、有生长趋势或产生症状的病例建议手术干预。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显著优势。”刘洪涛主任强调,“但这类手术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需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精细保护食管黏膜及周围重要血管神经。本例肿瘤位置特殊,紧贴主动脉弓,手术团队通过精准的解剖分离成功规避了血管损伤风险。”
专家提醒,40-60岁人群为食管平滑肌瘤高发年龄段。建议有吞咽不适、胸骨后疼痛等症状者及时进行胃镜或影像学检查。对于暂不需手术的小病灶(<1cm),应遵医嘱定期随访观察,通过CT或超声胃镜监测肿瘤变化。
胸外科团队将继续深耕微创技术领域,为食管疾病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诊疗方案。有相关诊疗需求的患者可通过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胸外科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