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医守护丨“熊猫血”患者意外受伤,他们这样抢回生命线
发布日期: 2025-03-28 作者: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
不到千分之三概率的罕见“熊猫血”患者
又遭遇创伤性脾破裂
术中出血量2000ml
命悬一线的生死关头
看崇明医院如何将患者
从死神手里拉回
近日,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急诊室里,一场特殊的生命接力正在上演。51岁的李先生在骑电瓶车时不慎摔倒,腹部剧痛被紧急送医。谁也想不到,这场看似普通的意外,竟牵动起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治。
意外降临:一跤摔出双重危机
“当时肚子像被重锤击打,衣服都被冷汗浸透了。”躺在病床上的李先生回忆道。接诊护士发现他面色惨白、手脚冰凉,血压已低至危险值。急诊医护团队立刻启动创伤救治绿色通道,CT检查显示脾脏破裂,肝包膜下血肿可能,腹腔大量积血。

更揪心的是,李先生是罕见的RH阴性血型,俗称“熊猫血”,在汉族人群中每1000人仅有3人是该血型。医院输血科即刻联系崇明区血站,没有RH阴性血型,需要到上海血液中心取血,调配用血也需要一段时间,但救治刻不容缓。
生命时速: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
面对不断下降的血压,肝胆胰外科及疝外科副主任王路兵主任团队决定立即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探查发现脾脏破裂,腹腔积血超过4瓶矿泉水的量(2000ml)。肝脏无破裂。王路兵当机立断:“立即启动自体血回输!”手术室里,一台智能血液回收设备飞速运转——医生将患者腹腔内的积血收集后,经过专业设备过滤清洗,20分钟后重新输回患者体内。切下来的脾脏显示脾下极有一长约4cm、深约1cm横行裂口。

“就像给患者建了个临时血库。”麻醉科医生边操作边解释,“这些处理过的血液比临时调血更快更安全。”随着殷红的血液缓缓流入体内,监护仪上的血压数字开始稳步回升。
温暖康复:医患共筑生命防线
术后第二天清晨,李先生已经能笑着和查房医生打招呼:“听说我的血转了一圈又回来了?”“您可是我们医院的‘国宝级’患者!”护士长打趣地说道。

正在整理病历的王主任感慨:“这次成功救治,靠的是患者及时送医、家属充分信任,还有整个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目前李先生血红蛋白值已明显提升,再过几天就能出院。
截至发稿,患者恢复良好已出院。近年来,医院通过持续优化急救流程、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已建立涵盖创伤、胸痛、卒中的三大急救中心体系。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为崇明三岛及周边地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用专业与温度筑牢生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