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医旅,援滇心语——援滇队员胡刚峰医师援滇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 2025-09-19 作者: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
沪滇协作,山海情深。作为我院肝胆胰外科及疝外科的一员,我怀揣着医者仁心与帮扶使命,跨越千里奔赴云南双江,加入援滇医疗队伍。从瀛洲江畔到澜沧江边,改变的是地域与环境,不变的是对医疗事业的赤诚与守护群众健康的初心。
初遇双江,从都市繁华到边陲静谧
从临沧前往双江,十八条隧道连贯相通,车窗外的景致从都市繁华转变为静谧悠然的群山连绵。云雾缭绕,阳光洒落,山林焕发出层次丰富的绿色,山脚下村落错落,炊烟与云雾交融,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图景。初见双江之美,我便深深沉醉,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好奇与对援滇工作的期待。
抵达双江自治县人民医院后,县领导、医院领导及同事的热情相待,以及患者们的淳朴真诚,让我快速适应了当地的工作与生活。无论诊疗难题还是生活琐事,总能得到大家的热心帮助,让我在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患者们最朴实的“谢谢”和信赖的眼神将激励我在未来的援滇之路上继续坚守医者初心,为更多患者提供帮助。
扎根临床,攻坚克难开展首例ERCP
双江自治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温情的地方。尽管医疗设备与诊疗条件不及大城市先进,但每位医护人员都怀揣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努力克服硬件设施有限、技术资源不足等困难。

我接触到了多样病例,从急腹症、胆结石到复杂的肝胆肿瘤诊疗,每次接诊和手术都是与病魔的直面较量。我与当地医生秉持相互学习、彼此支持的理念,共同制定最优治疗方案。为提升科室对胆道系统疾病的诊疗能力,我们着手推动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的开展。
这项技术在当地尚属首例,推进过程中面临设备缺乏、操作不熟等挑战。院领导积极调配物资,我们组织专项培训,手把手传授技术要点。首例ERCP手术顺利完成时,整个普外科沉浸在喜悦中。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不适症状明显缓解。这项技术成功填补了医院空白,提升了微创诊疗水平,让当地胆道疾病患者看到了康复希望。

传承展望,技术落地与人才培育并重
援滇之路任重道远。我将继续深耕临床一线,做好诊疗服务和“传帮带”工作,把先进技术与理念传递给当地医护人员,助力科室培养本土医疗人才。我期待深入基层,为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众送去健康与希望,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使命。

未来,我们第十三批援滇医疗队将不断学习,总结临床经验,优化操作流程,推广新技术的应用,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为深化沪滇医疗对口帮扶、推动双江医疗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正是援滇工作的核心价值与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