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音哑了别慌张!5个护嗓妙招还你清亮声音
发布日期:2025-10-30 作者:耳鼻咽喉科 汪峘

说话是大家日常交流、表达想法的重要方式。但有时,我们的嗓音会出问题,比如慢性咽喉炎、咽喉部长东西(如息肉、小结)、胃酸反流刺激咽喉、咽喉受伤或突然发炎等,都会让声音变得嘶哑,严重时甚至说不出话。尤其是像老师、销售这样经常用嗓的朋友,特别容易声音沙哑。
不过别担心,大部分声音嘶哑是可以恢复的!关键是要学会科学护嗓。那么,声音哑了,哪些事情最好别做呢?
别老“吭吭”清嗓!
咽喉部粘膜表面有一层薄薄的“保护膜”,像小嫩芽一样娇嫩。总使劲“吭吭”清嗓,就像大风吹过小嫩芽,容易把它弄伤。时间长了,这层膜的保护力就弱了,挡不住细菌病毒,更容易嗓发炎、干痒、疼。咽喉不舒服时,忍一忍别用力清嗓,小口喝点温水更管用。
嘘!说话小声点、别吼、别尖叫!
说话时喉部的小“门帘”(声带)会抖动。声音太大、调门太高,或者像机关枪一样不停地说、没有停顿,都会让“小门帘”绷得太紧、太累,容易受伤,好得也慢。嗓音哑了,说话更要轻声细语,速度放慢、均匀些,中间多歇歇气儿,让“小门帘”喘口气。更要减少说话喊叫,尤其避免长时间“叨叨”。
吃喝有讲究,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是好伙伴!
抽烟、熬夜、总吃辣、烫、冰、喝大酒这些坏习惯,会让身体抵抗力变差,容易感冒、发炎,让嗓音更哑。吃得太辣太刺激,也会感受到咽喉“发烧”,影响恢复。嗓音哑了,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麻辣烫、冰激凌、酒都先忍忍。很多人不渴不喝水,或者光喝咖啡、喝酒,这可不行!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让咽喉部粘膜保持湿润,对沙哑的声音很有帮助,尤其是经常说话的人更要养成这个好习惯。
别硬扛,该看医生及时看!
有些人觉得嗓音哑了就是话说多了,不说话就能好。多数轻微的声音嘶哑,也许能自己好,但要是嗓音嘶哑得厉害、时间过长,可千万别拖着!得赶紧找耳鼻咽喉科医生看看是啥原因,做一些简单的检查,比如血液常规检查、咽喉内镜检查等,明确是发炎了,或是长东西了,后续该吃药吃药,该治疗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耳鼻咽喉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抗感染、减轻水肿)、雾化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方案因人而异。
注意环境,给咽喉好“空气”!
过于干燥、灰尘大的环境,对咽喉是种折磨,会让嗓音沙哑更严重、好得慢。咽喉不舒服时,家里要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合适、少灰尘,给嗓音恢复创造好条件。
嗓音哑了,影响说话也影响心情。积极治疗,加上科学护嗓,才能早点告别沙哑,恢复清亮声音。希望大家都重视起来,从日常点滴做起,保护好自己宝贵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