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血的小知识
发布日期:2025-03-04 作者:血液内科 陆静忠

贫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贫血是一种较为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
那什么是贫血呢?
在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
通常来说,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女性<110g/L,孕妇<100g/L就叫贫血。
那贫血有哪些症状呢?
常见但不限于以下表现:包括疲劳、乏力、头晕、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胸闷、心慌、食欲减退、腹胀、恶心。
如果有以上临床表现,就一定是贫血吗?
那也不一定,疲劳乏力可能是基础疾病所致,也有可能是新出现疾病的症状,头晕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心悸面色苍白胸闷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所致。食欲减退腹胀等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所致。
那如果有以上表现,应该去看哪个科室呢?
建议如果原来有相关基础疾病的,可先至相关科室就诊,如果既往无相关疾病的,可至血液科就诊,也可至相关科室就诊,如实在不确定的,可以看全科。
贫血有哪些种类呢?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以分为:(见表1)
1、红细胞生成减少:包括缺乏造血原料(铁、叶酸、维生素B12)及骨髓疾病影响造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转移癌等;
2、红细胞破坏过多:由于过度的红细胞破坏,体内的代偿能力不足以弥补和维持红细胞生成与破坏之间的平衡;
3、失血性。
对于贫血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如果是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是关键;巨幼细胞贫血则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对于血液系统导致的贫血建议血液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