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护夏 健康赋能——医院组织开展对崇启大桥建设者健康关爱活动
发布日期: 2024-07-26 作者: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

夏日炎炎,高温天气给奋战在户外一线的劳动者带来了严峻“烤”验。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为隆重纪念党的华诞,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切实把党的关怀落实到基层群众中去,7月25日,医院组织党员干部、医疗专家团队赴沪渝蓉高铁崇明站和崇启公铁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开展“送清凉、送健康”活动,对城市建设者三伏天的坚守、骄阳下的冲刺致以崇高敬意。
定制解暑良方 守护职业健康
酷暑盛夏,热浪滚滚。施工人员头顶烈日,脚踏热土,与高温抗衡,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被阳光烘烤下的施工作业面温度可达50度以上,踩在地面上都能明显感受到脚下的火热难耐……而在高空中作业的工友们可以说是离太阳最近的“孤勇者”。他们在烈日炙烤下,依然以饱满昂扬的热情、坚韧有力的双手托起城市发展新貌。

医护人员将清凉礼包一一送到建设者手中,同时嘱咐他们在户外施工作业时一定要加强安全防护、注意防暑降温。专家们还结合建设工人的职业特点,为工友们提供了健康体检。在内分泌科、中医内科多个咨询“窗口”,医护人员仔细了解工人们的生活作息情况,一对一提出了健康指导。由于长期一线作业,铁管烫手,又接触水泥等材料,有些工人的手经常脱皮,检查后,皮肤科专家给他们推荐了相关药物。活动现场,大家用热心和爱心为工友们撑起了夏日健康“守护伞”,帮助他们清凉度夏、平安度夏,深受欢迎。


深入工程一线 感悟宏图伟业
活动中,医院党员干部、医疗专家团队实地参观了建设中的沪渝蓉高铁崇明站和崇启公铁长江大桥施工地。沪渝蓉高铁崇明站距崇明主城区1.5公里,位于崇明区城桥镇湾南村附近,未来融合交通服务、旅游服务、对外展示、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高铁建成后将补全“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与沿江通道之间的重要拼图。崇明也将融入区域铁路网络,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的建设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据中铁大桥局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为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无砟轨道斜拉桥。日前,大桥非通航孔桥钢梁E0-E3首轮拼装完成,即将进行第一次顶推作业,标志着大桥正式由墩身施工转入架梁施工工序。工程的每一步新进展,标志着更便捷、更高效的交通网络迈入新阶段,也意味着崇启两地百姓离“高铁生活圈”又近了一步。该项目的建成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化党建引领 探索服务路径
医院与大桥局双方就“如何在党建引领下,做实对大桥建设者的健康服务”开展座谈交流。各自分享了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亮点特色,共同探讨强党建、促发展、惠民生的实践新路径,为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为基层百姓幸福安康保驾护航。

在展示厅,医疗专家团队集体观看了工程介绍宣传片,并听取了大桥建设指挥部领导关于建设情况的介绍与展望,为工程建设者的创新、勇气和智慧点赞,也真切感受到了国家一体化战略的磅礴伟力。
医院党委书记朱美文在活动现场表示,国家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定、日新月异。正是有了新时代建设者的日夜奋战,一个个项目才能顺利推进。他们是城市建设的奋斗者,给予这些劳动者一丝关心,既是高温鏖战中的人文传播,也是文明社会一抹温情的底色。他们每个人黝黑的皮肤不仅记录着自己工作的艰辛,更是提醒我们医务工作者,要时刻不忘医者初心,积极践行守护百姓安康的神圣使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工程建设者用汗水书写着平凡人的别样人生,用晒红的双手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医务工作者以实际行动为他们清凉护夏、健康赋能,与城市建设者携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崇明绿色发展篇章。
